2月20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前,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公布了10個高質量辦理代表建議典型案例。其中,“確保‘一泓清水永續(xù)北上’——水利部、自然資源部凝心聚力辦理代表建議,用心用情用力守護好一庫碧水”入選。
南水北調工程是優(yōu)化我國水資源配置的重大戰(zhàn)略性基礎設施。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代表們高度關注、積極呼吁加強南水北調水源地——丹江口庫區(qū)及其上游流域水質安全保障工作。水利部高度重視代表建議辦理工作,靈活采用多種方式與代表密切溝通聯系,按時高質量完成辦理工作,丹江口庫區(qū)及其上游流域水質安全保障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針對加快南水北調中線調蓄工程規(guī)劃建設的建議,水利部結合建議辦理,積極商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將觀音寺、魚泉、沙陀湖等3座調蓄工程列入《“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guī)劃》,下一步將在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guī)劃修編時統籌考慮。針對推動丹江口庫區(qū)及其上游流域水質保護立法的建議,水利部加強水資源管理保護,加強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強化體制機制法治保障,積極推動立法前期研究。針對支持庫濱帶治理項目的建議,水利部組織成立調研組,赴湖北、陜西、河南開展調研,深入研究解決措施。2024年11月,水利部印發(fā)《丹江口水庫岸線保護與利用規(guī)劃》,劃定岸線保護區(qū)、保留區(qū)、控制利用區(qū),同時對各功能分區(qū)提出明確管控要求,嚴格涉河建設項目審批和監(jiān)管。
水利部積極吸納代表意見建議,出臺多項政策措施,扎實推進丹江口庫區(qū)及其上游流域水質安全保障工作落地見效,持續(xù)鞏固建議辦理工作成果,得到代表們的高度肯定。2024年,水源區(qū)水質總體為優(yōu),庫區(qū)陶岔斷面水質穩(wěn)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其中Ⅰ類水質天數達292天,全年占比超80%。
來源:中國水利報
作者:王鵬翔、韓偉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