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衛(wèi)視《山西新聞聯播》以《全國人大代表朱少輝:追風逐綠履職擔當》為題,報道全國人大代表、太重集團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朱少輝。在專業(yè)報國和為民盡責中展現擔當,他帶領團隊打破技術壁壘,持續(xù)為風電行業(yè)貢獻著“太重”的強大力量!
匠心逐綠,以智賦能。一起來看看“追風人”朱少輝的故事~
全國人大代表、太重集團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朱少輝,十六年前完成了從起重機設計到風電研發(fā)的跨界轉型,這些年,他帶領團隊打破技術壁壘,讓“山西造”風電機組躋身行業(yè)前沿。如今,這位扎根一線的“追風者”,正以技術創(chuàng)新賦能“雙碳”目標,用履職擔當書寫山西制造的綠色答卷。
現在模型已經出來了是嗎?
對,模型出來了。關于側艙的一些接口還沒完全確定。
在太重集團總部技術中心風電所的會議室里,朱少輝正在與團隊成員,研發(fā)最新系列的風電機組,他們對每一個零部件的參數和指標仔細比對,一遍遍分析數據、優(yōu)化方案。
全國人大代表
太重集團技術中心風電所技術專辦
朱少輝
我們今年重點研發(fā)的7.15兆瓦陸上風電機組,是基于咱們山西省這種風速稍微偏低一點,地形相對復雜。針對這種風場,它發(fā)電量比較高,成本也比較低。在上半年我們就需要完成這款產品的設計,在下半年就要轉入生產,順利的話年內就可以發(fā)電。
2009年,朱少輝從一名起重機設計師,跨專業(yè)成了風力發(fā)電設計師。從零起步、自主創(chuàng)新,他帶領團隊,讓山西制造的風機邁向先進水平。2023年,朱少輝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從此除了和圖紙、技術文件打交道外,他的身影還活躍在調研一線。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朱少輝就支持中西部地區(qū)企業(yè)籌建全國重點實驗室提交了建議,這份建議也得到了國家部委的及時回函。
全國人大代表
太重集團技術中心風電所技術專辦
朱少輝
重點實驗室切切實實得到了更大的發(fā)展,我們公司在山西省率先籌建了重組后的重點實驗室,得到了國家和省級各個層面的大力支持,對我們公司以及對整個產業(yè)的技術進步、科研創(chuàng)新有非常實質性的幫助。
我覺得可以弄個電的放在棚里,沒有污染。
對,電的使用成本也比較低。
在今年的集中調研中,全國人大代表們走進了太重智能高端液壓挖掘機生產車間,這個智能綠色的生產線吸引許多代表的關注。
全國人大代表
太重集團技術中心風電所技術專辦
朱少輝
產品大量地運用了新能源,可以使這個產品在綠色化、智能化上面有非常大的一個競爭優(yōu)勢。這個生產線建設過程中確實投資非常大,我形成了相關建議對綠色能源驅動的這種工程機械以及重型機械能夠加大扶持力度。
這一年,朱少輝結合工作領域不斷走訪調研,他了解到,如今,以創(chuàng)新賦能的山西制造業(yè),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fā)展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在多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轉變。今年,朱少輝也將聚焦制造業(yè)向大會提交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
太重集團技術中心風電所技術專辦
朱少輝
我了解到國家這幾年已經建立了大約有80個國家級的先進制造業(yè)產業(yè)集群,我們山西的制造業(yè)其實也有雄厚的基礎,但是我們還沒有納入國家重點產業(yè)鏈的集群,所以的話今年也提交了這樣一份建議,希望國家在重點產業(yè)集群擴容的進程中能夠把我們山西也納入進去。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朱少輝在專業(yè)報國和為民盡責中展現擔當。他帶領團隊開發(fā)了多款適應山西省風資源的風電機組,將科研成果注入“雙碳”戰(zhàn)略。而工作中的實踐與思考,也為朱少輝建言獻策提供了充足的養(yǎng)分,他帶著科研人的嚴謹深入調研,把運維難題轉化為政策建議,始終以“進行時”的工作狀態(tài)詮釋人大代表的履職擔當。
記者手記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