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碰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图片,精品国产自线午夜福利,黑人特级欧美aaaaaa片,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鐵甲工程機械網> 工程機械資訊> 行業(yè) > 低溫擱置對鋰離子電池性能的影響

低溫擱置對鋰離子電池性能的影響

摘要

了解低溫擱置對電池循環(huán)性能及老化機制的影響,對鋰離子電池在低溫環(huán)境的運行管理很重要。在-40℃和25℃下擱置電池,并以1.00 C倍率在2.30~3.65 V進行充放電,重復上述操作15次。通過健康狀態(tài)(SOH)、電化學阻抗、微分電壓及容量增量曲線等性能參數,對鋰離子電池的老化行為進行分析。低溫擱置對電池SOH有一定影響,與對照組相比,平均容量保持率下降了2.04個百分點,首次庫侖效率為97.4%。低溫擱置后的電池歐姆阻抗和電荷轉移阻抗增大。分析微分電壓和容量增量曲線發(fā)現,電池內部活性物質和活性Li+損失是造成容量衰減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

鋰離子電池; 低溫擱置; 電化學性能; 充放電曲線; 容量損失; 老化機理

主要內容

在低溫環(huán)境下,電池內Li+的嵌脫過程會受到阻礙,長期低溫充放電會導致內部可移動的Li+數量減少,部分Li+會被還原成鋰金屬,形成鋰枝晶,沉積在負極表面,導致容量損失。電池負極沉積的鋰枝晶逐漸生長可能會刺穿隔膜,導致內短路,加速壽命衰減。

本文作者通過變溫試驗艙模擬低溫擱置環(huán)境,測試電池容量保持率、庫侖效率、電化學阻抗譜(EIS)、充放電曲線、容量增量及微分電壓曲線等特性參數,對電池的老化行為進行分析,探究低溫擱置后鋰離子電池的循環(huán)性能及老化機制。

1 實驗

1.1 實驗材料

實驗用軟包裝鋰離子電池以LiFePO4為正極、石墨為負極,額定容量為10Ah,電壓為2.30~3.65V,尺寸為8.3mm×113.0mm×146.0mm。電池測試平臺由高低溫試驗艙、電池充放電測試儀組成。

1.2 實驗方法

實驗前,各樣品先進行恒流-恒壓(CC-CV)充電,即以1.00C充電至3.65V,轉恒壓充電至0.05C,再進行1.00C恒流(CC)放電至2.30V,循環(huán)3次,以評估電池的實際可用容量,并篩選出一致性較好[放電容量差異在±0.1Ah以內,直流內阻(DCR)差異在±3mΩ以內]的6只電池,分成低溫實驗組和常溫對照組。上述充放電均在室溫下進行。用 電池內阻測試儀分別夾到對應的電池正負極極耳,測量100%荷電狀態(tài)(SOC)電池的DCR。

1.2.1 低溫擱置和循環(huán)充放電測試

首先將試驗艙的溫度調至-40℃,將100%SOC的電池放入艙內,擱置12h,確保電池內部完全冷卻;然后將試驗艙的溫度調至25℃,等待1h,以1.00C倍率將電池放電2.30V(記錄充放電數據并作圖分析),靜置40min后,再在25℃下,將電池以CC-CV充電至3.65V(即100%SOC),截止電流為0.05C,完成一次循環(huán)。之后,將試驗艙溫度調至-40℃,重新將電池放入,開始下一次循環(huán)。上述循環(huán)操作重復15次。對照組充放電的步驟一致,但試驗箱溫度全程恒定為25℃。

為排除電池充放電是在相對低的溫度下進行的可能,另外取新鮮電池-40℃擱置12h,將試驗艙溫度調至25℃,分別記錄恢復室溫20min、40min和60min后對應的電池放電容量。放電制度為以1.00C倍率將電池放電至2.30V。

1.2.2 低倍率充放電測試

循環(huán)測試后的電池,在室溫下進行恒流(0. 04 C)充放電測試,電壓為2. 30~3.65V,充放電交替期間,靜置30min。

1.2.3 EIS測試

完成測試后的電池充電至100%SOC,再用電化學工作站進行 EIS 測試。

2 結果與討論

2.1 電池參數測試結果

各組的電池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實驗用鋰離子電池的參數

2.2 電池老化特性分析

每組實驗各取3只電池,各數據取平均值為排除電池充放電在較低溫度下進行的可能,分別記錄電池經低溫擱置后恢復室溫20min、40min和60min后的放電容量,分別為9.12Ah、9.98Ah和9.98Ah。

恢復室溫40min和60min 的電池放電容量一致,說明實驗中已經確保電池恢復至室溫。所選電池在不同溫度擱置后,由式(1)計算得到的容量保持曲線見圖1。

式(1)中:Q為電池的放電容量保持率;Cp為電池當前狀態(tài)下的放電容量;Ci為電池的初始容量。

從圖1可知:對照組的電池放電容量保持率基本無變化;而經過-40℃擱置的電池,放電容量保持率相較于對照組平均下降了2.04個百分點。首次低溫擱置對電池的影響較明顯,使容量保持率降低至97.44%,后續(xù)循環(huán)對容量保持率的影響相對不明顯。

庫侖效率是衡量鋰離子電池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庫侖效率越高,說明鋰離子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越能有效地利用儲存的能量,電池的壽命將會更長,性能將會更好。

為進一步探究低溫擱置對電池放電能力的影響,通過式(2)計算得到低溫擱置后的電池庫侖效率,如圖2所示。

式(2)中:P為電池的庫侖效率;Cd為電池每次循環(huán)的放電容量;Cc為電池每次循環(huán)的充電容量。

從圖2可知:對照組電池循環(huán)15次后的庫侖效率為99.8%。性能較好;而經過-40℃擱置后,電池的首次庫侖效率為97.4%,后續(xù)的庫侖效率保持在99.8%左右,表明首次低溫擱置對庫侖效率造成了影響,而后續(xù)低溫擱置的影響較小。這與容量保持率曲線呈現的規(guī)律相符。

電池容量下降的原因在于,低溫擱置導致電池內部 Li+嵌脫困難,離子電導率降低,內阻增加,化學反應速率下降,放電困難,首次循環(huán)的庫侖效率降低。由容量保持率及庫侖效率可知,低溫擱置對電池容量的影響,不會隨著循環(huán)次數的增加進一步加深。這可能是由于電池首次低溫擱置后,內部材料活性降低,內阻增加,放電能力減弱,導致放電容量下降。后續(xù)低溫擱置不會加劇對內部材料活性的影響,室溫環(huán)境和放電期間的產熱使內部材料的活性有所恢復。

電池在-40℃擱置實驗期間首次、第5次、第10次和第15次循環(huán)的充放電曲線見圖3。從圖3可知,首次低溫擱置后,放電初期出現了電壓下降的現象,放電電壓降至 3. 16 V,然后回升至正常電壓平臺,完成放電過程。

這是因為電池經首次低溫擱置后,內部部分材料還處于低溫狀態(tài),活性較低,活性物質未能完全參與反應,反應速率下降,使電池的極化效應增強,內阻增加,導致放電初期電壓下降;隨著外界熱量傳入以及電池自身放電產熱,內部活性物質得到激活,電池內阻降低,可恢復到正常放電電壓平臺繼續(xù)放電。后續(xù)低溫擱置未加劇對電池的影響,因此,電壓下降幅度在正常范圍內。

EIS可體現鋰離子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的動力學特性,通常采用構建等效電路模型的方法得到Nyquist圖。Nyquist圖一般由3部分組成,分別為曲線與橫坐標的交點、半圓弧以及一條斜率約為45°的直線,即高、中、低頻區(qū),分別代表電池的歐姆阻抗Rs、電荷轉移阻抗Rct和固相擴散阻抗Rw。兩組電池完成15次擱置實驗后的EIS和等效電路圖見圖4。

從圖4可知,-40℃低溫擱置后的電池與對照組相比,Rs增加,增長率為16.18%,主要是因為低溫擱置降低了電解液及電池內部材料的活性。-40℃低溫擱置后的電池,圓弧半徑更大,說明Rct有所增加,原因在于電荷轉移的過程更容易受到溫度的影響。低溫擱置后,電解液黏度增加,Li+的嵌脫與遷移均受到干擾,離子電導率降低,從而導致電池的Rct及Rw增大。綜上所述,EIS測試結果表明,低溫擱置導致電池阻抗的增加,阻抗增加會導致電池內部動力學性能衰退,進而導致電極材料的損失及循環(huán)容量的衰減。

2.3 電池容量增量與微分電壓曲線分析

分析微分電壓(dU/dQ)曲線以及容量增量(dQ/dU)曲線,可識別電池內部活性物質的變化,相變峰可反映電池的健康狀態(tài),進一步探究低溫擱置對電池電化學性能的影響。采用0.04C的低倍率對電池進行一次充放電,對容量和電壓進行微分處理,得到的dU/dQ曲線和dQ/dU曲線見圖5。

dU/dQ曲線主要反映活性物質在Li+ 嵌脫過程中的相變,特征峰之間的距離可衡量活性材料在某相狀態(tài)下的最大鋰嵌脫量。從圖5(a)可知,電池的dU/dQ曲線有2個明顯的特征峰:特征峰①代表負極的相變;特征峰②代表正極和負極的共同作用。與對照組相比,-40℃擱置后的電池,特征峰①向低容量方向偏移,電壓平臺減小,表明電極活性材料有損失,此外,特征峰①還出現銳化現象,表明有活性Li+的損失,銳化程度取決于電極中活性Li+的含量。綜上所述,活性物質和活性Li+的損失,導致了電池容量衰減。特征峰②可能是由于鋰消耗的副反應,產生了低容量方向的偏移。

電池dQ/dU曲線的特征峰與內部的氧化還原反應及界面轉化有關。從圖5(b)可知,電池的dQ/dU曲線有3個明顯的特征峰,分別代表正負極的幾個氧化還原反應。低溫擱置后的電池,各特征峰都向低電壓方向偏移,結合圖4可知,是低溫擱置導致內部極化增加,Li+的嵌脫受阻,導致電池內阻增加造成的。特征峰①、②峰值的變化歸因于電池內部活性材料穩(wěn)定性和活性的變化;特征峰③的峰值下降,歸因于Li+的損失導致容量衰減。

3 結論

本文作者對-40℃擱置后的鋰離子電池進行充放電,重復 15 次操作,研究低溫擱置后的老化行為及內在機制。

電池經低溫擱置后,與對照組相比,平均容量保持率下降了2.04個百分點,首次庫侖效率為97.4%,出現明顯的老化。在放電初期,電池由于內阻增大,放電電壓下降,然后恢復至正常水平。

在低溫擱置后,電池的阻抗上升,Rs增長率為16.18%,Rct也明顯增大。這是因為低溫降低了電池內部的化學反應速率,使Li+的嵌脫受阻,導致電池阻抗增大。

基于dU/dQ曲線和dQ/dU曲線分析,低溫擱置會導致放電容量的衰減,主要是因為活性物質和活性Li+的損失,以及電池內阻的增加。

文獻來源:

馬文斌,楊小鈺,謝松.低溫擱置對鋰離子電池性能的影響[J].電池,2024,54(04):533-536.

【免責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僅用于技術分享與交流,非商業(yè)用途!對文中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若您認為文中來源標注與事實不符,若有涉及版權等請告知,將及時修訂刪除,感謝關注!

-----------------------------------------------------------------

0、重磅 |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包PACK設計課程從入門到精通40講+免費分享篇》視頻-2025年課程安排

持續(xù)更新:典型電池包案例分析(奧迪etron、捷豹I-pace、大眾MEB、MODEL3、通用BOLT等):

為什么選擇這套課程:

大家好,我是LEVIN老師,近10年專注新能源動力電池包PACK系統(tǒng)設計、電池包熱管理設計及CFD仿真。

該課程是全網唯一系統(tǒng)層級的PACK設計教程,從零部件開發(fā)到結構設計校核一系列課程,重點關注零部件設計、熱管理零部件開發(fā)、電氣零部件選型等,讓你從一個小白從零開始入門學習新能源電池包設計。

2024回饋新老新能源人,(新能源電池包技術)公眾號特惠,為方便大家提升,限量50份半價出售全套《新能源電池包PACK設計入門到進階30講+免費能分享篇》、《Fluent新能源電池包PACK熱管理仿真入門到進階28講+番外篇》視頻課程,并送持續(xù)答疑!了解更多課程,加微信號詳詢:LEVIN_simu

1、獨家 | Ansys Fluent新能源動力電池PACK熱仿真從入門到精通28講-2023年課程安排(電池包熱仿真)

說明:第5部分為免費分享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公開資料收集和整理,不作為商業(yè)用途。

解決動力電池包MAP等效4C充電、熱失控熱抑制、恒功率AC/PTC滯環(huán)控制電路SOC模型設置教程;是目前市場上唯壹一套從PACK模型的簡化到熱模型建立和后處理評價標準的系統(tǒng)講解。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了解更多《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tǒng)設計》、《starccm+電池包熱仿真課程》、《儲能系統(tǒng)熱管理設計與仿真課程》,

關注公眾號:新能源電池包技術

或加右方微信號:LEVIN_simu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相關文章
我要評論
表情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