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卷殘菊,冷香拂過曠野,應和著《月令》低語:“露氣寒冷,將凝結(jié)也”,寒露悄然而至。
這是二十四節(jié)氣里第十七個節(jié)氣,秋分剛褪盡最后一縷溫軟,它便在梧桐葉的簌簌聲里降臨,為大地鋪開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
寒露節(jié)氣恰逢國慶中秋假期,在這幅畫卷之上,最動人的筆觸,便是那一道道堅守的身影。
沐晨霜而意更篤,踏暮露而情更熾。鐵路人穿梭于寒來暑往,以沉穩(wěn)堅韌的姿態(tài)扎根新時代,憑勇毅前行的擔當奮進新征程。風中有殘菊的冷香,林間有落葉的輕響,鋼軌上的每一次提速、每一段延伸,都在寒露的清輝里,刻下逐夢一流的堅定足跡。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蒼蒼。寒露初凝,車務人已立在站廳,引旅客穿行、傳調(diào)度指令。暮色四合,呵氣成霜,一句“慢走”化作白氣,也化作祝福,飄入啟程的風中。
鋼軌間的道釘凝著白霜,工務人俯身緊螺栓、測軌距,寒霧漫過軌枕,步履所至,皆為線路筑牢堅實根基,守護列車運行安全。
電務人于寒夜中守候,道岔旁設備沁著夜露,他們校準電壓、微調(diào)缺口。晨光熹微時,信號燈準確明滅,仿佛在回應他們凍紅的指尖。
車輛人躬身車底,車庫里漫著清寒,他們敲擊制動閥、查驗電路,冰冷的扳手被掌心的溫度漸漸熨燙,每一處螺釘?shù)臄Q緊,都是對安全的承諾。
風裹著寒露掠過接觸網(wǎng),供電人正在進行攀高作業(yè)。他們緊固螺絲、校對張力,手套雖已沾濕,動作卻依然沉穩(wěn)。
晨露沿窗滑落,司機執(zhí)閘穩(wěn)行,依令啟程、平穩(wěn)提速;至暮露泛光,輕撂閘柄,停車位置毫厘不差——每一程的背后,是他們握得發(fā)亮的操縱桿和始終如一的專注。
流年似溪,奔涌著鐵路人俯身耕耘、挺膺擔當?shù)臒岢琅c信念;光陰如弦,奏響了鐵路人不負山河、不負春秋的赤心與壯志。
秋陽漫過田疇,將層林盡染的景致織成錦緞。寒來暑往,四季更迭,鐵路人在鋼軌延伸的征途上攢足底氣,于八縱八橫的經(jīng)緯里逐光而上,讓每一寸鋼軌都跳動著經(jīng)濟的脈搏,每一趟列車都牽起城鄉(xiāng)的生機,最終托舉起萬家燈火的興旺,鋪展成時代向前的壯闊圖景。
作者簡介
文字:張宏瑞
太原局集團公司
太原電務段
中修車間黨支部書記
朗誦:付文
太原局集團公司
太原客運段
動車一隊列車員
供稿:《人民鐵道》報業(yè)有限公司山西記者站(太原局集團公司融媒體中心)
圖片:陳建宇 侯澤玲 姚文龍 王玥 張晉彤 趙哲昌 葉春蕾 景永軍 李騰亞 劉博 張鈺 陳軍 武楠 劉兆洋 張楊青
漫畫:王釗
封面:田濤
編輯:曲泊寧
審校:李孝佺
聲明:本文系轉(zhuǎn)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若對該稿件內(nèi)容有任何疑問或質(zhì)疑,請立即與鐵甲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