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9時,被譽為“中國重載第一路”的大秦鐵路正式拉開2025年秋季集中修施工序幕。此次集中修施工至10月26日結束,為期20天,將全面恢復迎峰度夏能源運輸后的鐵路設施設備性能,為今冬明春電煤保供夯實線路基礎。
大秦鐵路啟動2025年秋季集中修施工
大秦鐵路西起山西大同、東至河北秦皇島,全長653公里,是我國首條雙線電氣化重載運煤專線,也是我國重要的“西煤東運”能源通道,年運輸煤炭約4億噸。
集中修施工的20天里,大秦鐵路每天將停運180分鐘,累計完成成段更換鋼軌107.438公里、成段更換軌枕1.57萬根,大機搗固線路519.408公里、大機打磨線路758公里等任務,以及隧道整治、電纜更新、接觸網(wǎng)維修等施工。
為安全高質量完成施工任務,國鐵太原局成立集中修施工領導組,在茶塢、大同施工一線分別設立集中修指揮部和指揮分部,實現(xiàn)扁平化管理,及時解決不同工種、不同施工隊伍的結合部問題,協(xié)調組織施工與運輸緊密銜接。
為提高施工效率,國鐵太原局科學調配人力、物力、機力,以“人+機”協(xié)同作業(yè)模式,大規(guī)模使用大型搗固車、清篩車等大型施工機械67組,挖掘機等小型機械114臺,1萬余人組成126支施工隊伍,同時上道,多工種立體式作業(yè),大幅提高施工質量和效率。
施工現(xiàn)場
據(jù)大同工務段施工負責人陶文華介紹,此次大秦鐵路集中修要在20天內平行推進18項高密度施工任務,規(guī)模大、任務重。為全力保證施工和運輸“兩不誤”,此次集中修施工較去年同期增派900余名作業(yè)人員,增加14臺大型機械、17臺小型養(yǎng)路機械,更換鋼軌作業(yè)隊伍由去年的一支增加到三支,千方百計為施工擠時間,為運輸搶時間。
同時,為確保施工期間能源運輸,施工部門提前三天編制施工日計劃,運輸部門根據(jù)施工實際“一日一圖”動態(tài)調整運輸方案,保證機列銜接,組織均衡運輸,開行高質量重載列車,力爭集中修期間大秦鐵路日均運量保持在100萬噸以上。
來源 | 山西日報
編輯 | 徐赫陽
更多資訊/分析/解讀??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