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xiàn)“她風(fēng)采”,凝聚“她力量”。她們是職場中的鏗鏘玫瑰,在各個工作崗位上書寫著精彩篇章;她們是前行路上的追光者,用堅持奮斗詮釋著新時代女性力量。即日起,公司微信公眾號開設(shè)【“她”風(fēng)采】專欄,搭建女職工溝通交流的平臺,聆聽她們的先進事跡,感受她們的成長與蛻變,彰顯女性“半邊天”的奉獻之美、自信之美、智慧之美。
一半書香 一半煙火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終會明白,一生所求,不過是枕邊有書、家中有愛。一半詩意,一半煙火,才是生活最美的樣子。
——題記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初次了解《額爾古納河右岸》這本書,是來自董宇輝的書籍推薦。他說:“我讀這本書的時候,第一次充滿了對力量、對生命、森林、流水、落葉、日月、清風(fēng)、苔蘚、起舞的薩滿,由衷深沉、不知所以,但一往情深的愛”?!额~爾古納河右岸》講述了一個弱小民族的抗爭和凄美的愛情故事。從這本書中,我第一次了解到鄂溫克族這個古老的少數(shù)民族,他們中發(fā)生了許多令人動容的故事。去參軍的伊萬,用自己的軍餉為族人置辦的各類生活物資,為解救馬糞包被黑熊揭開腦殼的酋長瓦羅加,而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一位叫“妮浩”的薩滿。作為族人的薩滿,每解救一條生命,自己就會永遠地失去一個孩子,但是薩滿的使命讓她面對每一次選擇的時候,都沒有猶豫,哪怕是解救偷吃自己馴鹿的漢人少年,她也義無反顧。讓我在震撼的同時,更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善良的力量也在我心中種下了真善美的種子。
《額爾古納河右岸》寫盡了生死,看似悲涼,實際卻是告訴我們一人應(yīng)該如何去好好活著。無常,看似偶然,卻是人生的必然。在讀此書的過程中,基本上每讀幾頁就會有一個人離世,但一切都在繼續(xù),生活不會因為一個人的離世而停止腳步。正如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生命的低谷期,都會走入成長道路上的荊棘叢中,不被理解,甚至遍體鱗傷,但我們不能輕言放棄,要像書中堅韌的鄂溫克族人一樣,始終堅信,哪怕黑夜再漫長、寒風(fēng)再刺骨,也總有冰雪消融的那一天;哪怕生活充滿了泥濘和坎坷,也總有一片絢爛多姿的春光等待我們?nèi)プ穼ず拖硎堋?/span>
《蘇東坡傳》被林語堂認為是最得意的作品,同時也是中國現(xiàn)代長篇傳記開標立范之作。林語堂曾這樣評價,“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溫柔敦厚”。書中描繪的蘇東坡有多重身份,他時而悲天憫人、堅持己見,時而詼諧幽默、愛開玩笑,他是詩人,又是畫家、書法家,他練得了瑜伽,又下得了廚房,他的全部難以道出……縱觀歷史長河,蘇東坡比其他的文人墨客在形象上更立體,在性格上更豐富、更具有張力,雖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終豁達樂觀,不僅詩詞書畫閃耀在中國歷史長河,其人格精神也流傳千古。
《蘇東坡傳》是我在很迷茫的時候讀到的一本書,書中展現(xiàn)了豪放與柔情兼?zhèn)涞奶K東坡、宦官沉浮而又報國憫農(nóng)的蘇東坡及屢遭挫折而又豁達自適的蘇東坡,同時更交織著歷史、文化、藝術(shù)和人生哲學(xué)的魅力,也讓我深深學(xué)會樂觀豁達的對待生活,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華來克服困難,不斷地為自己和他人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不斷在困難的“當(dāng)下”獲得新生的力量,我想這就是蘇東坡留下的人生智慧吧。
走進李娟的《我的阿勒泰》,仿佛被一陣清新的北國風(fēng)拂面。那些關(guān)于阿勒泰的故事和情感,如涓涓細流般匯入心田。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作者對于家鄉(xiāng)、生活以及自我認知的深刻反思和真摯表達。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被深深打動,感受到了書中所蘊含的溫情與力量。《我的阿勒泰》是一部描繪新疆阿勒泰地區(qū)自然風(fēng)光和人文風(fēng)情的散文集。作者李娟以細膩的筆觸和獨特的視角,講述了她在這個邊遠而又美麗的地方成長的種種經(jīng)歷。從遼闊的草原到蔚藍的天空,從嚴寒的冬季到溫暖的夏日,每一段文字都充滿了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眷戀和贊美。
李娟的文字有著極強的畫面感,讀來仿佛置身于那片神奇的土地,能感受到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的壯闊,也能體會到冬夜里炊煙裊裊升起的溫馨。她用平實而富有詩意的語言,讓讀者能夠輕易地跨越地域的界限,觸摸到那份質(zhì)樸的生活真諦。特別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李娟在書中不僅描述了外在的風(fēng)景,更深入地探討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guān)系。她通過講述自己和家人、朋友之間的互動,展示了一種簡單而又深厚的人際關(guān)系。
《額爾古納河右岸》《蘇東坡傳》和《我的阿勒泰》從不同角度開拓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內(nèi)心世界。書香識巾幗,在閱讀中,我明白如何去做一個優(yōu)秀的女性,也知道了生活幸福的真諦。我們必須明白,女性的力量,是愛和溫暖的匯聚。我們必須了解,在這個社會上,女性的力量同樣值得歌頌和贊嘆。古人常說,巾幗不讓須眉,而到了現(xiàn)代,巾幗不讓任何人,一半書香,一半煙火,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在自己的領(lǐng)域中乘風(fēng)破浪,感受屬于自己的無盡精彩!
——本文獲“堅定文化自信·激揚奮進力量”女職工讀書系列活動優(yōu)秀獎
作 者 簡 介
姓名:朱小杰
單位:宿州公共體育項目
監(jiān)制:張亞文
審核:朱文武
編輯:尹思源
圖文:朱小杰 圖片源于網(wǎng)絡(luò)
主辦:黨群工作部
聲明:本文系轉(zhuǎn)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若對該稿件內(nèi)容有任何疑問或質(zhì)疑,請立即與鐵甲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迅速給您回應(yīng)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guān)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