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件鋰離子電池相關的安全事故備受關注,也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電池安全問題的深入思考。
上海理想MEGA電動汽車起火事件(2025年10月23日)
10月23日晚,上海一輛理想MEGA在正常駕駛時,車底突然出現(xiàn)火苗,并在10秒內火勢迅速蔓延至整車。兩名駕乘人員及時逃生,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車輛最終被燒成空架。
國航航班鋰電池自燃事件(2025年10月18日)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CA139航班(由杭州飛往首爾)在飛行途中,置于行李架上的手提行李內發(fā)生鋰電池自燃,現(xiàn)場出現(xiàn)噴出火舌并伴隨濃煙的情況,機組人員立即按照程序處置并決定緊急備降上海浦東機場。
成都小米SU7碰撞起火事件(2025年10月13日)
一輛小米SU7電動汽車在發(fā)生碰撞、撞上綠化帶后起火燃燒,據報道在緊急情況下車門未能有效打開,這一狀況可能阻礙了乘員及時逃生,并最終導致了駕駛員不幸身亡。
從這些事件可知,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是最重要的指標。這些案例揭示了電池安全問題的多個維度:既包括電池本身的熱失控風險,也涉及整車的安全設計;既存在于日常使用場景,也出現(xiàn)在極端條件下。
鋰離子電池著火與爆炸機理
當鋰離子電池存在各種濫用時,鋰離子電池的溫度會上升。圖1是鋰離子電池熱失控中各種反應的反應溫度范圍和放熱量[1]。
圖1. 鋰離子電池熱失控中各種反應的反應溫度范圍和放熱量[1]
隨著溫度的上升,鋰離子電池中的副反應狀況為:
(1)0℃~45℃,副反應很少
鋰離子電池的通常使用溫度在0℃~45℃,在這個溫度范圍內,鋰離子電池副反應很少。
(2)45℃~60℃,小電流下副反應也很少
在45℃~60℃溫度范圍內,在小電流充放電情況下,鋰離子電池副反應也很少。當電池溫度達到45℃以上,電池內部就可能存在異常,如有異常,應及時斷電和處理。
(3)60℃~100℃,高溫容量衰減
隨著電池溫度上升,當溫度高于60℃,電池中副反應增加,導致電池容量衰減。
(4)80℃~120℃,固體電解質膜(SEI)分解
一般認為SEI膜分解溫度在80℃~120℃之間。當電池溫度達到80℃,SEI膜開始分解反應,當電池溫度達到90℃, SEI膜分解反應變得明顯。
(5)130℃~250℃,負極與電解液反應
負極表面失去SEI膜后,負極與電解液中的碳酸酯類溶劑發(fā)生副反應,生成碳酸鋰、乙烯、乙烷和丙烷等,放出大量的熱,鋰離子電池的溫度繼續(xù)上升。
(6)120℃~270℃,隔膜關閉、收縮和分解,正負極短路
當溫度達到130℃時,PE隔膜開始熔化和熱收縮,形成閉孔效應。當溫度達到170℃時,PP隔膜開始熔化和熱收縮,隔膜開始解體。當隔膜解體后,正極和負極會連接在一起,發(fā)生短路,放出大量熱,電池溫度進一步升高。
(7)150℃~450℃,安全閥打開和氣體噴出
高溫下,電池中會發(fā)生很多反應:電解質和溶劑分解反應、負極與粘接劑反應、正極與電解液反應、正極材料分解反應等,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氫、乙烯、乙烷、氫氣和氧氣等多種氣體,電池內部壓力不斷增大。當電池內部壓力大于安全閥開啟壓力,安全閥被打開,高溫高壓氣體噴出。
(8)350℃~650℃,噴出氣體的著火和爆炸等過程
噴出的氣體中含有大量可燃氣體,當遇到空氣,溫度達到燃點或有引火源時,滿足燃燒的條件,就會著火并放出大量的熱量,溫度可高達900℃。如果可燃氣體與空氣在密閉空間內充分均勻混合,滿足燃燒條件,就會發(fā)生爆炸。燃燒結束后,殘余物會冷卻至環(huán)境溫度。
鋰離子電池著火與爆炸的誘因
鋰離子電池著火與爆炸的誘因通常被分為以下三類:機械濫用、電濫用和熱濫用[1]。
(1)機械濫用
由于碰撞、擠壓或針刺等導致電池機械變形甚至隔膜部分破裂引發(fā)內短路。
(2)電濫用
外短路、過充、過放、大電流充電或低溫充電等導致電池發(fā)生短路。
(3)熱濫用
加熱、暴曬等導致電池溫度過高,導致SEI膜和隔膜等發(fā)生破壞,正負極短路。
這3類誘因的共同問題是內短路。實際上導致鋰離子電池著火與爆炸的誘因還有:化學和材料濫用、設計和工藝濫用、制造和環(huán)境濫用等(如圖2所示)。
圖2 鋰離子電池著火與爆炸的誘因[1]
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能是其最重要的技術指標,從熱失控機理來看,電池內部從SEI膜分解、隔膜熔毀到電解液燃燒的鏈式反應一旦觸發(fā),就會在極短時間內釋放巨大能量,最終導致起火甚至爆炸。這一過程可能由機械碰撞、電濫用或熱沖擊等單一或多重因素引發(fā),而其本質往往源于電池內部短路。當前行業(yè)在提升電池安全性方面仍面臨嚴峻挑戰(zhàn),不僅需要從材料體系(如開發(fā)更穩(wěn)定的電解質和更高熔點的隔膜)、結構設計(如加強碰撞防護和熱管理)層面進行研究,還需要在生產工藝、質量控制和系統(tǒng)監(jiān)控等全鏈條建立更嚴格的安全標準。鋰離子電池安全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啊。
參考文獻:
[1]馮旭寧. 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熱失控誘發(fā)與擴展機理、建模與防控[博士學位論文].清華大學,2016.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公開網絡,僅供學習交流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予以刪除
-----------------------------------------------------------------
0、重磅 |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包PACK設計課程從入門到精通40講+免費分享篇》視頻-2024年課程安排
持續(xù)更新:典型電池包案例分析(奧迪etron、捷豹I-pace、大眾MEB、MODEL3、通用BOLT等):
為什么選擇這套課程:
大家好,我是LEVIN老師,近10年專注新能源動力電池包PACK系統(tǒng)設計、電池包熱管理設計及CFD仿真。
該課程是全網唯一系統(tǒng)層級的PACK設計教程,從零部件開發(fā)到結構設計校核一系列課程,重點關注零部件設計、熱管理零部件開發(fā)、電氣零部件選型等,讓你從一個小白從零開始入門學習新能源電池包設計。
2025回饋新老新能源人,(新能源電池包技術)公眾號特惠,為方便大家提升,限量50份半價出售全套《新能源電池包PACK設計入門到進階30講+免費能分享篇》、《Fluent新能源電池包PACK熱管理仿真入門到進階28講+番外篇》視頻課程,并送持續(xù)答疑!了解更多課程,加微信號詳詢:LEVIN_simu
說明:第5部分為免費分享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公開資料收集和整理,不作為商業(yè)用途。
解決動力電池包MAP等效4C充電、熱失控熱抑制、恒功率AC/PTC滯環(huán)控制電路SOC模型設置教程;是目前市場上唯壹一套從PACK模型的簡化到熱模型建立和后處理評價標準的系統(tǒng)講解。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了解更多《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tǒng)設計》、《starccm+電池包熱仿真課程》、《儲能系統(tǒng)熱管理設計與仿真課程》,
關注公眾號:新能源電池包技術
或加右方微信號:LEVIN_simu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lián)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lián)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